公司新闻瑞马官方发布的最新动态或消息,为您提供关于瑞马公司的第一手资讯.

解码瑞马智能发展史:技术专利如何筑就护城河

发布时间:2025-08-30 浏览量:10

在金属表面处理设备领域,徐州瑞马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成长为行业标杆企业。从初创企业到行业领军,瑞马智能用一项项技术专利构筑起企业发展的坚实护城河。

创新基因:从0到1的突破

2017年,当瑞马智能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时,国内金属表面处理设备市场正被国外品牌主导。公司创始人敏锐地意识到,只有掌握核心技术,才能打破国外垄断。公司成立之初,便将年营收的10%投入研发,这一比例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

批量镀锌设备是瑞马智能的第一个突破口。传统热镀锌产线生产成本高、安全隐患大、环保意识差、效率低,瑞马智能研发团队成功开发出“新型环保数字化热镀锌生产线”,这是行业首条全工艺自动化生产线,填补了行业相关领域的空白。该生产线相关技术总计申报200余件专利,授权140多项。同时产线成本降低23%左右,生产效率提升45%左右,迅速获得市场认可。

图片 1.png

专利布局:构建技术矩阵

随着业务拓展,瑞马智能逐步形成了“研发一代、储备一代、应用一代”的研发战略。在连续镀锌设备领域,公司先后攻克了带钢高速镀锌均匀性控制、锌层厚度在线检测等关键技术,累计申报发明专利15项。
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研发成功的“MOM智能制造运营管理平台”,通过实时、准确的数据传递,瑞马智能帮助工厂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交付期拖延、物料库存积压、工人和设备效率低、次品率居高不下、生产过程不透明等问题,最终,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、打通信息孤岛,真正实现数据驱动制造。这套系统不仅成为公司拳头产品,更推动了整个行业向智能化、信息化升级。

图片 2.png

在转化膜(酸洗)方面,瑞马智能创新性地将AI技术引入传统工艺,开发出具有远程监控和预测性维护功能的智能酸洗线。通过传感器网络收集设备运行数据,结合大数据分析,可提前预判设备故障,使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30%以上。该技术集群已累计申报发明专利20余项。

产学研协同:创新生态的构建

瑞马智能深知,单打独斗难以持续创新。公司与东南大学、中国矿业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联合开发项目,共同攻关行业难题。其中,校企联合开发的多个项目成功解决了传统工艺废水、废气等处理难题,相关技术获得多项行业奖项。

这种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,使瑞马智能能够快速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。截至目前,公司申请专利达200余项、公开发明专利105项、实用新型专利110项、软件著作48项、发表专业论文12篇,技术影响力不断扩大。

图片 3.png

专利运营:从防御到价值创造

随着专利积累,瑞马智能逐步从单纯的专利防御转向主动的专利运营。公司建立了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团队,系统性地开展专利分析、布局和运营工作。

一方面,通过专利交叉许可,与知名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;另一方面,将部分非核心专利技术授权给上下游企业使用,既创造了额外收益,又促进了产业链整体技术升级;同时,通过专利质押融资贷款,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,降低了融资成本,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。

面向未来:持续创新的承诺

站在新的发展起点,瑞马智能正将目光投向更前沿的技术领域。技术专利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,预计未来三年内新增专利100项以上,其中发明专利占比不低于40%。

图片 4.png

从追随者到引领者,瑞马智能用8年时间完成了华丽转身。一项项专利证书背后,是研发人员无数个日夜的坚守,更是企业对技术创新坚定不移的承诺。在知识经济时代,技术专利已成为企业最坚固的护城河。展望未来,瑞马智能将继续以创新为引擎,推动中国金属表面处理行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,为“中国制造”向“中国智造”转变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聚焦我们的最新动态
公司秉持“永远向前,永不放弃,一切皆有可能”的企业精神,持续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。
探索更多